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
養小孩→教小孩→寵小孩
這是一個很亂的文章,目的是討論該怎麼寵小孩,最近是用集點數的方式,集滿十點可能拿到一本很讚的故事書、點讀筆讀本、去動物園或小人國玩。
但是最近,小獅子最近對集點數非常感冒,他覺得為啥要自己賺禮物?以前都可以直接給禮物!!!以前有直接給禮物嗎??我印象中是兒童節、生日、聖誕節、過年會有一個大的禮物,怎麼會讓他覺得一直可以拿到禮物呢??是不是給太多禮物了,看來該好好想想怎麼樣給禮物比較好。
昨天發生玩具拉拔戰,帶小獅子跟草苺到藥局去買奶粉時,剛好遇到玩具滿額送,一堆玩具裡要挑出一個適合我們家年齡層(2~5Y),好玩不容易壞又最符合本益比的,真是剎費苦心。
小獅子跟草苺各自看上不同的玩具,其中小獅子找到一個電腦學習機,看起來是多功能,可是這分明是小獅子獨有的玩具,其他的小朋友現階段不可能用得上;Kathy則是看上了一台扭扭車,且很輕易就說服草莓買扭扭車,但與小獅子的拉拔賽才剛開始…
Kathy覺得學習機根本是給小獅子玩的,只是逛個街(無來由),就讓小獅子突然得到一台專屬的學習機,萬萬不可,應該買一個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玩的玩具,醬才公平;還想了一個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,要買可以,要用集點數的方式!!
小獅子無法接受集點數換玩具,也不想放棄學習機買扭扭車,而Kathy無法同意買學習機,就醬買個奶粉,搞了一個多小時,等到服務員都看不下去走人;最後Kathy想了一個好辦法,說是好辦法,但也是一種認輸,辦法是小獅子可以買學習機,但得當作生日禮物(九月份),而原定的生日禮物就取消了,小獅子本來很緊張,他以為原定的生日禮物是積木組合,但Kathy要買的是Ukulele琴,積木組合是台中阿公給的生日禮物,也就是說他還是可以同時擁有學習機跟積木組合,所以他就樂的接受,同意等到九月再到藥局來領生日禮物。
唉,一定要給禮物的病癥應該是Kathy愛買東西,買了一堆書、玩具,那該何時給小朋友呢,就變果了很困難的難題,只好想出一個自以為恰當的時間點給禮物,接下來該把手剁掉…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webarticle.php?id=23100&p=1
溺愛戰爭(文章太長,只摘錄部份)
孩子們正遭受「溺愛病毒」的攻擊!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5倍,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。然而,他們卻不滿足,還出現負向行為。愛孩子容易,用對的方式去愛,卻很難……
有一種病毒, 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,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。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,小心了!
過去,人們總高唱「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」。但如今,過多的愛、不當的愛,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,甚至產生負向性格。
以下六個數據,分別來自二○○一年哈佛大學的研究、二○○一年CNN及《時代》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、二○○二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:
一、八○%的人,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。
二、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。
三、七五%的人認為,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。
四、只有九%的成人認為,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「對成人有所尊重」。
五、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,因為「無法忍受」學生的行為,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,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。
六、也是最驚人的數據,一九八四年時,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。到了二○○一年,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。更進一步推論,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,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!(編按: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一五%)
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: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,但其被寵壞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。五倍的愛,五倍的物質,孩子消化得了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